第六章 近代西方文化的興起
黑死病和飢荒衝擊封建制度及莊園經濟。
國際貿易佔交通之便商城崛起,新地主商人取代封建貴族。
經濟重心由地中海地區轉移大西洋沿岸。
農業社會轉型商業資本。
第一節 商業資本社會形成
◎疾病因素:天花、流感、黑死病(鼠疫)
蒙古西征時難民四逃,使鼠疫傳播迅速。三分之一歐洲人死亡。
◎經濟因素(飢荒)
流行病頻傳→出生和結婚率下降→人口衰減→農產過剩→價格降低→土地閒置→呢絨工業發達→羊毛需求大→耕地變更畜牧。
農村人口大量湧進城市→就業飽和物價上漲→貧富加劇→富農暴動抗議苛捐雜稅法律不公。
陸上貿易轉變海上。地中海、直布羅陀海峽,和大西洋海岸的海路,串連義大利(熱內亞、威尼斯)與北海。
◎銀行體系發展
貨幣兌換商檢視流通貨幣。行商錢存兌換商便開立收據證明儲入款項。貨幣兌換商轉型銀行家。
信貸機構改進技術使用複式簿記和匯票。並組織證券交易,加速資本流通,形成商業資本社會。
◎從封建到近代國家
銀行家貸款給君主,君主經濟管理具國家性質,設海關稅壟斷權採保護主義。
政治權由君主與三級會議(教士、貴族、城市平民所共享)。
第二節 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
◎文藝復興(Renaissance)始於義大利的佛羅倫斯。
城市化發展傾向相似於古羅馬時代的文化成長氛圍,
神聖羅馬帝國衰落,各城市國家得以發展獨立政治實體。
是古羅馬舊址,保存古典文化傳統及遺跡。
◎文藝復興不侷限模仿古典而是將古典視為啟發的全面文化運動,人文主義有助提出空間美學。
建築:空間美學,運用古典建築原則,如對稱佈局、支柱、圓頂。
雕刻:米開朗基羅。
文學:但丁、佩脫拉克、薄伽丘《十日談》。
繪畫:線條透視法,達文西、拉斐爾。
因經濟繁榮及活字印刷發明,文藝復興運動北傳日耳曼南方、法、英、西班牙等商業都市。
◎1517年馬丁.路德發動宗教改革。
天主教┌馬丁路德 新教:各人可直接面對上帝,為精神的獨立。
└喀爾文教派:可以藉世俗的成就來榮耀上帝。
特倫托主教會議,重申教義
西班牙人羅耀拉,創設耶穌會,仿軍隊組織和紀律,促進天主教復興,並積極海外拓殖傳教
◎文復特徵:肯定世俗文化、鼓勵個人精神獨立
宗教一元轉為多元。宗教戰爭後神聖羅馬帝國瓦解歐洲國族國家林立。
第三節 近代科學興起與啟蒙運動
◎中世紀的科學傳統
聖經依然描述世界的基礎。
托勒密體系 宇宙觀。
哲學以基督教觀點詮釋亞里斯多德。
文藝復興時代天文學及物理學新進展。
◎科學革命
古典知識文藝復興有助人思想內涵創造力,新儀器發明讓科學家精確觀察實驗。
托勒密學說:八十多個天體以地球為中心成圓周運動。
哥白尼學說:認為地球以太陽為中心繞行。
克卜勒以精確觀察計算證明哥白尼的學說。
伽利略:「靜者恆靜;動者恆動」、「自由落體」性質,以數學公式為測量標準,使數學成為科學語言。
英國人哈維發現心臟、動脈、靜脈是人體血液循環系統。
牛頓奠定古典力學基礎、三大運動定律、萬有引力定律。
科學方法建立┌培根:歸納法:實驗統計
└笛卡兒:演繹法:邏輯推理
◎反巫浪潮
中世紀黑死病人們乞靈於巫術。
宗教改革後設立宗教裁判所迫害異己許多巫術師被燒死。
反巫後歐洲各國專制主義日趨成型,教會免稅賦稅落在窮苦農市民上。
◎啟蒙運動(18A.D.思想運動)
崇尚理性:用人的理性替代神的意志,以檢視當時各種制度、法律及政策。
提倡科學,重視知識:狄德羅編著《百科全書》。
嚮往自由、平等的理想社會:例、孟德斯鳩的三權分立:行政、立法、司法。
伏爾泰提倡言論自由。反對教權。法蘭西思想之父。
盧梭:「社會契約」治理國家非君主唯一義務,統治者與被統治者有契約。
人在自然中發展才是理想的狀態,影響日後浪漫運動。
新思想的發生法,因知識普及參與討論者不限於貴族階級。後來法國大革命精神泉源。
法革後,思想層面:浪漫運動。社會:新階層形成。科學:推展工業社會階段。
書名:世界文化史 作者:盧建榮.江政寬 出版:五南圖書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