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六, 6月 28, 2008

世界文化史 第二章 人文思想興起

第二章 人文思想興起

第一節 兩河流域帝國的更迭及其文化
戰勝國:印度婆羅門教、波斯祆教 讓當權者汲取製造宰制性意識型態之處。
戰敗國:猶太教 鼓舞弱者以道德至上說對抗統治者刀劍。
當帝國湮滅,一神教宗教形式成為人類希望的火苗。

◎離散族裔(Diaspora)
古代西亞為一神教的沃土
猶太人、以色列復國。即創建人類史上最早的一神教。

18B.C.
 ∫   巴比倫
16B.C.
8B.C.
 ∫   亞述
7B.C.
 ∫   新巴比倫
6B.C.
 ∫   波斯
4B.C.

結束區域國際戰,也意味區域及民族多文化的加速消失。

◎漢摩拉比法典
正文分為神、國家、私人社會的領域。
維護中央集權君主制和私有財產制。

◎城市文明
西亞大成多以行政機能為主。
採似唐朝坊市制城市結構。依人種和職業分區居住。

◎書記在泥板上印刻楔形文字學會享有特權。

◎波斯生產易碎型寶物,不易保存特性使與金銀珍寶同為中國珍藏。

◎猶太一神教5B.C.:整合舊約聖經。「道德至上」「一神信仰」理念貫串。

◎波斯祆教7~6B.C.:善惡對立,死後世界影響猶太、基督等教成形。

第二節 古印度文化
◎雅利安人(The Aryans)入侵統治印度原住民,劃分種姓制度的社會階級。

◎原住民的高水準文化:具備文字及公共澡堂建築

◎婆羅門教支撐種姓制
婆羅門Brahman多神教。創造之神梵天Brahma、保護之神毗濕奴Visnu、破壞之神濕婆Shiva,生、住、滅三種力量。重視因果輪迴,而後印度教亦承襲種姓制。

◎6B.C.五卷書:反種姓制,以弱抗強、團結重要、打破對命運的迷信。

◎數學起餘祭祀,重視祭壇形式有大小限制,因有極大小數觀念創十進位,並提出零的觀念。

◎醫學已有外科手術技術,在西方醫學尚未興起之前。

◎文學《摩訶婆羅多》書中穿插神話傳說,涉及宗教倫理哲學法治,有印度文化百科全書之稱。


第三節 希臘文化

◎13B.C.愛琴海文明
克里特島(Crete)的青銅工藝品、彩陶等手工藝發達。
  
◎5~6BC
雅典人的民主歷經王政、貴族派閥政治、僭主政治。
公民大會:男性公民為主,以輪值、抽籤、選舉任理公職。
除婦女、他國僑民、奴隸外確實參與政府運作。   
哲學家:蘇格拉底Socrates、柏拉圖Plato、亞里斯多德Aristotle
民主政治為提供文化活動的沃土


書名:世界文化史 作者:盧建榮.江政寬 出版:五南圖書

沒有留言: